原文发表于2012年3月
日前,亚马逊中国宣布调整物流配送策略,放弃全场免运费的运营模式,对在亚马逊中国网上购买商品单笔金额不足29元的买家,每笔加收5元配送费用。
尽管众说纷纭,但不可否认的是,当免运费被纷纷取消后,电商行业将从“包邮”时代进入基于付费物流的服务品质竞争时代。
事实上,早在2007年,当当网就在国内启动全场免运费活动。此后,国内不少B2C的电商开始采用这一模式。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初期,这一优惠策略确实为不少电商赚足了人气,帮助企业迅速占领网购市场。
在用工成本不断增加的背景下,物流成本在电商运营成本中的比重也逐步增加,加速了电商企业盈利水平的下滑。从亚马逊的财务报表来看,2011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,亚马逊总收益额为174.3亿美元,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长35%;然而,其净收益额仅1.77亿美元,比2010年同期骤降57%。此外,在各个行业的电商中,服装行业的物流成本相对较低,但据测算,目前的物流成本也占到了其销售收入的将近三成。如何削减成本压力,已经成为电商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。
在网上冲浪时代,网络购物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消费潮流。尽管取消免运费将增加网购成本,但这并不足以使消费者的习惯发生太大的改变,网购市场仍然有巨大的市场空间。需要关注的是,在运费服务免费时,消费者更包容电商在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。但是,一旦物流配送成为付费消费,消费者是否还能对当前电商物流配送中的不足给予宽容?是否愿意耐心等待电商企业物流配送业务的成长壮大?
但是,市场份额的提升,并没有帮助电商企业实现利润的同步增长。电商表面上的红火,却掩盖不了行业亏损的事实。2011年,米粒商城、西米网、大货栈等一批网站在亏损中纷纷倒闭。而淘宝商城、京东商城、当当和卓越等大型B2C商城盈利状况也十分堪忧。
对于电商企业而言,在免运费模式走向终结以后,企业不再以向消费者让利的方式来拼市场,而将更多地依靠服务品质来参与市场竞争。